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在1至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并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包含产科型)四种类型。疾病常在冬春季和温带地区流行,儿童为主要的易感人群。疾病的致病力主要来源于细菌本身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类。
主要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而且病程中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基于疾病的传染性,主要的传染源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带菌者和猩红热患者,尤其是出现咽峡炎症状的患者。空气飞沫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少数病例也会通过密切接触、皮肤创伤处或产道传播。
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菌治疗,其中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如补液以缓解中毒症状,或必要时的切开引流治疗。患者在早期经足量抗感染治疗后,预后通常良好,但未经及时治疗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化脓或中毒性并发症。
猩红热的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有利于其治疗和预后。在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诊,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一旦病原培养完全转阴及彻底消除病因,复发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此外,对于猩红热患者,呼吸道隔离和手部卫生十分重要,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猩红热

Copyright ©  www.ith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29045号 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闽公网安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9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