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

英文名称:DT vaccine


简介

白破疫苗即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由精制白喉以及破伤风类毒素,按照科学比例配置而成,主要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两种疾病。儿童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用于经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儿童的白喉和破伤风加强免疫。一般于6岁进行加强免疫,由于大年龄儿童及成人对百日咳不良反应过大,一般应用白破疫苗。


接种意义

白喉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导致咽喉部充血肿胀,并形成白色的假膜,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呼吸问题或心力衰竭。

破伤风是由细菌毒素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会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也会累及呼吸肌出现痉挛,从而危及生命。

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都是儿童感染后有较高的病死率。虽然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大年龄儿童或成人对百日咳菌苗的不良反应较大,故6岁起加强用的疫苗不再含有百日咳菌苗成分,而改用白破二联制剂。白破疫苗属于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公民有义务接种。


疫苗种类

我国目前使用的白破疫苗种类为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由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混合而成。


费用

白破疫苗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


接种人群

6周岁至12周岁无接种禁忌的儿童


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接种剂次

白破疫苗只需接种1针


接种时间

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是6周岁接种一剂


接种剂量

每次注射剂量为0.5毫升。


免疫效果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白喉和破伤风二联疫苗,其有效成分是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在适龄对象完成3次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基础免疫和1次加强免疫后,再次接种白破二联疫苗,免疫成功率可达97%。


接种禁忌

禁止接种

  •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包括辅料过敏者。
  •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痈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病患儿。
  • 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若。
  • 在此前1个月内曾使用免疫球蛋白或其他血液制品者。
  • 注射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暂缓/谨慎接种

  • 发热、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缓种。
  • 凡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慎种疫苗。
  •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患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患者等,应暂缓接种。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发热: 接种1~3天出现,一般为中低热不伴有其他症状,48小时后可恢复正常,可给予物理退热对症处理。

局部反应: 接种12~24小时出现,局部可有红肿、疼痛,部分可形成硬结,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红肿明显,48小时内可以冷敷,48小时后热敷。

2.罕见不良反应

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常见为尊麻疹,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时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可给予抗过敏治疗。

局部反应: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个别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硬结1~2个月可吸收,可热敷促进吸收。

3.极罕见不良反应

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腿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

脑病: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挛、惊厥、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痈样发作。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抽搐,长期以后可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全身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极少发生,若发生应立刻抢救;过敏性紫癫,应及时就医。


偶合症

特别声明: 巧合发病,疾病的发生与疫苗无关。

发生概率极小,以发生过的病例为例。

病毒性脑炎,通常发生在疫苗接种1周后,患儿可有烦躁,精神欠佳,吐奶等表现。考虑患儿可能在接种期间感染了病毒,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若第1次接种后有异常反应者,应停止继续注射。


注意事项

接种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注射后请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后再离开,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时即刻治疗。

接种疫苗后,当天不宜洗澡,不要作激烈活动,注意看护和观察。如发现儿童有任何不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第一时间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到医院就诊。

白破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也可以间隔任意时间接种,但需选择不同的接种部位。


预防措施

白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日常应经常开窗通风,流行季节要随时佩戴口罩,并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破伤风主要与皮肤伤口有关,但凡开放性伤口均需进行早期彻底清创后,及时肌内注射1500U破伤风抗毒素,创伤严重者,1周后可重复肌肉注射1次。出生的新生儿应提倡新法接生,正确处理脐带。

按时进行预防性的接种疫苗。

体弱多病儿童要营养均衡,加强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Copyright ©  www.ith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29045号 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

闽公网安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9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