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2024-06-17 15:3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 ­ ­­ ­ ­ ­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

­ ­ ­ ­­ ­ ­ ­ 据中国疾控中心消息,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相关部门已密切关注今年登革热的全球疫情形势,并要求各地加强防范。

­ ­ ­ ­­ ­ ­ ­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登革热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也称为蚊媒传染病,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世界范围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

­ ­ ­ ­­ ­ ­ ­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多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

­ ­ ­ ­­ ­ ­ ­ 据介绍,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感染后,潜伏期一般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 ­ ­ ­­ ­ ­ ­ 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的健康提示介绍,登革热只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花蚊子”“花斑蚊”。防止疾病传播,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清除它们的滋生和栖息场所。

责编:陈丹丹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