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埃博拉患者:中国医生给了生命

2015-10-15 08:53 作者:新华国际

       对18岁的玛利亚和21岁的妮可来说,2015年6月12日将成为她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纪念日:她们头上插着鲜花,跳着欢快的非洲舞步离开了塞拉利昂弗里敦中塞友好医院,以埃博拉康复者的身份拥抱全新的生活。

       难以想象,就在29天前,玛利亚还无力地靠在医院的墙上,连日的腹泻让她嘴唇干裂,呆滞的目光中是被家人疏远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我以为自己就要死在医院了,没想到能获得第二次生命,非常感谢中国的好医生,”妮可说道,一边不停地向来自中国湖南的援塞抗疫医疗队医疗组组长、湘雅医院感染病科黄燕教授竖起大拇指。

       去年3月开始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死亡率在50%以上。但今年5月19日到6月12日,中国援塞医疗队接诊了3例埃博拉患者,现已全部治愈出院。

       对黄燕及其同事来说,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是医务人员的天职,能代表国家在异国他乡挽救患者更是无上的光荣。此次对塞拉利昂3位患者的救治,体现了中国医疗队医术、医德和对医患的人文关怀,充分展示了“中国好医生”的风采。

       西非埃博拉疫情危急,“埃博拉出血热”这一专业名词妇孺皆知。然而医疗队在接诊患者后发现,低热、高度乏力、呕吐和腹泻才是此次疫情的主要临床症状,出血病例并不多见。

       中国援塞医疗队医疗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此次疫情症状更类似于“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这一至关重要的判断,为后续治疗确定了正确的方向。

       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医疗队每天都特地准备了各式可口的菜式,很多食材还是专门去采买而来,有的医疗队员甚至把国内亲友给自己准备补充体力的食物送给患者。

      “只要看到她们能吃下哪怕一点点,我们都格外高兴,比自己吃了东西都觉得香甜,”湘雅医院副护士长王青霞说。

       对医务人员来说,营养关是战胜埃博拉病毒的第一战,而如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重新回归社会家庭生活,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黄燕介绍说,由于埃博拉的强传染性和高死亡率,患者普遍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玛利亚和妮可的情绪沮丧到极点,妮可一度担心遭到家庭遗弃而失去信心,非常不配合治疗。

       发现这个问题后,中国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多次与她沟通,展开心理援助,不断鼓励她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只有配合治疗才能战胜病毒、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妮可曾因腹泻呕吐严重出现脱水、意识模糊和少尿等症状,医疗队不断地调整补液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病情一步步好转。但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又一度出现肺部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症状,医疗队通过及时使用抗感染、增强免疫、鼓励进食等方法,使患者顺利渡过了水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和肾功能障碍等险关。

       妮可吃不下食物,医疗队就从驻地带来果汁和巧克力;缺少换洗衣物,医疗队把工作服给她穿……在精密的治疗方案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妮可对中国医疗队越来越信任,积极配合治疗,身体状况一天天改善,直至完全康复。

       援塞抗疫医疗队领队方亦兵说,来自湖南的医疗队是第五批援塞抗疫医疗队,也是中国援塞抗疫的收官队伍,能将患者全部治愈,体现了医疗队高超的医疗水平,出色地完成了“零感染、打胜仗”的任务。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