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东帝汶(2025-07-24)

2025-07-25 11:44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

疾病暴发新闻

狂犬病 - 东帝汶

24 七月 2025

­

形势概览

2025年5月17日,东帝汶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报告了埃尔梅拉市的一例致命人类狂犬病病例。2025 年 5 月至 6 月中旬期间,东帝汶在博博纳罗市 (n=2)、埃尔梅拉市 (n=1) 和奥库塞市 (n=1) 确认了 4 例人类狂犬病死亡。所有病例都涉及在症状出现前几个月暴露于狗咬伤的个体,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确认了狂犬病病毒。自 2024 年 3 月以来,共报告了 106 起动物狂犬病病例(主要是狗),并发生了 1400 多起狗咬伤或抓伤事件,共有 6 人死亡。获得和完成暴露后预防的机会仍然有限。狂犬病传播到埃尔梅拉等非边境地区,表明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正在进行中,包括为狗接种疫苗、风险沟通、对医护人员进行暴露后预防 (PEP) 和病例管理培训、主动监测以及确保狂犬病疫苗和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供应。 根据目前现有的信息,世卫组织评估这一事件构成的风险在国家层面为高,在区域层面为中等,在全球层面为低。

情况描述

截至2025年6月17日,东帝汶2025年共确认4例人类狂犬病死亡。这些病例发生在博博纳罗 (n=2)、埃尔梅拉 (n=1) 和奥库斯 (n=1) 等市。

2025年5月17日,东帝汶卫生部(卫生部)确认了埃尔梅拉市一名成年男性的狂犬病死亡病例。该人于 2025 年 3 月被狗咬伤,并出现了恐惧水、畏光、攻击性、抽搐和幻觉等症状。5月15日,该人寻求医疗护理并被转移到一家国立医院。同一天,东帝汶国家卫生实验室(NHL)使用死前采集的唾液样本进行RT-PCR检测,证实了狂犬病感染。

2025年5月30日,Oecusse 市的一名成年男性确诊了第二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该人于 2024 年 6 月被狗咬伤,并出现了恐惧水和畏光等症状。该患者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到一家地区医院就诊。5 月 29 日,NHL 的 RT-PCR 检测证实了狂犬病感染。

2025年6月13日,第三例死亡病例被确认为博博纳罗市的一名成年男性。该人在症状出现前大约 2-3 个月被狗咬伤,并出现了恐惧症和吞咽困难等症状。6月12日,该人寻求医疗护理,并被转移到帝力的一家国立医院。死前采集的唾液样本在 NHL 的 RT-PCR 检测出狂犬病呈阳性。

2025年6月17日,博博纳罗市的一名女童确诊了第四例死亡病例。该儿童在症状出现前大约两个月被狗咬伤,并出现了恐水、失眠、幻觉、多动、吞咽困难和抽搐等症状。6月12日,孩子被送往医院。6 月 13 日,NHL 的唾液样本通过 RT-PCR 检测出狂犬病呈阳性。2025年6月14日,孩子被转移到一家国立医院。

在此之前,2024年又报告了两例致命的人类狂犬病病例,使自2024年该疾病出现以来确诊的人类狂犬病死亡总数达到6例。

2024 年 3 月,Oecusse 市报告了首例狂犬病动物确诊病例(狗)。截至2025年6月1日,东帝汶共确诊106例动物狂犬病病例。其中,103 例 (97%) 是狗,2 例是山羊(在 Bobonaro 和 Oecusse),1 例是猪(在 Bobonaro)。

Oecusse 市是东帝汶的一个飞地,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 (NTT) 内,狂犬病流行,经常报告人类病例。2024 年报告的两起致命人类狂犬病病例都发生在 Oecusse。然而,2025 年,与印度尼西亚不接壤的内陆城市埃尔梅拉报告了一例人类病例。这表明狂犬病可能正在传播到边境地区以外,凸显了扩大监测、监测受感染犬只的活动、暴露后预防 (PEP)、狗疫苗接种、教育和提高认识的必要性,并解决该国内陆地区未被发现的传播风险。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6 月 15 日期间,东帝汶共报告了 1445 起狗抓伤和咬伤事件。其中,41%被列为世卫组织III类暴露。只有 18% 的 III 类暴露者接受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尽管 66% 的咬伤受害者开始了 PEP,但大多数人没有完成整个课程。

流行病学

狂犬病是一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狂犬病几乎是100%致命的。在高达 99% 的病例中,家犬是狂犬病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原因。然而,狂犬病可以影响家畜和野生动物。它通过唾液传播给人和动物,通常通过咬伤、抓伤或直接接触粘膜(例如眼睛、嘴巴或开放性伤口)。5 至 14 岁的儿童经常成为受害者。从未记录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然而,它已经从受感染的器官/组织供体到移植受者发生。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 2-3 个月,但可能从 1 周到 1 年不等,具体取决于病毒进入位置和病毒载量等因素。狂犬病的最初症状包括一般体征,如发烧、疼痛以及伤口部位异常或不明原因的刺痛、刺痛或烧灼感。当病毒移动到中枢神经系统时,大脑和脊髓会出现进行性和致命的炎症。人类的临床狂犬病是可以控制的,但很少能治愈,而且并非没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狂犬病死亡主要发生在那些无法立即获得有效PEP的人身上。根据抗狂犬病联盟论坛(由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数据,全球每九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几乎一半是儿童。

通过向个人接种一系列疫苗作为暴露前预防 (PrEP),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狂犬病的侵害。暴露后,个体仍需要接种暴露后加强疫苗,尽管与暴露后预防 (PEP) 相比,接种方案缩短。PEP 是对狂犬病暴露的应急反应。这可以防止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总是会导致死亡。

目前的诊断工具不适合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检测狂犬病感染。除非存在狂犬病特异性恐水或恐空体征,或者有与疑似或确诊狂犬病动物的可靠接触史,否则临床诊断很困难。人类狂犬病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和死后通过各种诊断技术来确诊,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受感染组织(大脑、皮肤或唾液)中的整个病毒、病毒抗原或核酸。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东帝汶卫生部已采取以下公共卫生应对行动:

  • 6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提高社区意识,建议市民为狗只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观察狗只行为是否有任何变化,报告狗咬伤事件以便立即治疗和接种狂犬病疫苗。最近,在澳大利亚政府和公共卫生传播专家的支持下,为东帝汶制定了专门的狂犬病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战略。农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部(MALFF)、卫生部和卫生组织联合开发了几种RCCE材料,包括传单(成人和儿童)、杂志专题、动画视频、播客录音和以著名和受人尊敬的东帝汶影响者为主角的社交媒体内容,以提高全国对狂犬病的认识。
  • 在世卫组织国家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学校卫生协调中心的支持下,向高风险地区的学童分发了狂犬病手册。
  • 东帝汶政府恢复了狂犬病问题国家工作队,并采取了“同一健康”办法,让卫生部、MALFF 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参与,共同规划和应对狂犬病。将发起全国狂犬病预防运动,增加狂犬病疫苗的供应,并加强人类和动物健康监测,包括为狗接种疫苗。
  • PEP,包括伤口清洗、抗狂犬病疫苗和用于被动免疫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目前可在政府卫生机构中使用。然而,随着狗咬伤案件不断发生并蔓延到邻近城市,迫切需要额外的库存请求。
  • 在世卫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援助组织的支持下制定了《东帝汶消除狂犬病国家战略计划》。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疾病,由溶菌病毒属的嗜神经性病毒引起,可传染给所有哺乳动物。食肉目手足翅目种群被认为是主要宿主,并且根据同一目,是人类接触狂犬病病毒的最常见来源。在高达 99% 的人类狂犬病病例中,家犬(宠物和流浪狗)是狂犬病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原因。狂犬病的传播是通过唾液传播的,通常是通过咬伤和非咬伤(在开放的皮肤/粘膜上抓挠或舔舐)。狂犬病病毒不会通过完整的皮肤传播。

暴露后预防是对狂犬病暴露的紧急反应,包括用水和肥皂广泛清洗至少 15 分钟,并在疑似暴露后尽快对伤口进行局部治疗;符合世卫组织标准的有效狂犬病疫苗;如果符合条件,在伤口中施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抗体。

世卫组织评估该事件构成的风险在国家层面为高,在区域层面为中等,在全球层面为低风险,原因如下:

  1. 该国此前被列为“无狂犬病”,并于 2024 年报告了首例病例。2025年,多个城市在短时间内报告了几例致命的人类狂犬病病例。
  2. 因此,社区和医护人员对狂犬病的经验和认识可能有限。总体而言,卫生工作者对狂犬病病例管理以及狗咬伤和抓伤病例管理的了解有限。
  3. 2024年,印度尼西亚NTT省的狗疫苗接种覆盖率仅为5.5%,2022年印度尼西亚的狗疫苗接种覆盖率为24%,而需要70%的覆盖率作为主要技术控制措施。迄今为止,东帝汶的疫苗接种工作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城市;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将这些努力扩展到其他领域仍然具有挑战性。
  4. 东帝汶有大量流浪狗和未接种疫苗的狗,包括与印度尼西亚接壤的地区。
  5. 以前,政府卫生设施中没有人类狂犬病疫苗库存。世卫组织东帝汶国家办事处采购了6000剂狂犬病疫苗和1000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将其分发给卫生设施。
  6. 由于多种原因,并非所有被疑似狂犬病动物(主要是狗)咬伤的人都能接受充分和及时的 PEP。
  7. 印度尼西亚的 NTT 省与东帝汶接壤,由于陆地边界的地形和范围,限制动物(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狗)跨越这些边界的控制措施具有挑战性。
  8. 在内陆非边境地区埃尔梅拉市确认了一例人类狂犬病病例,这表明东帝汶境内可能存在更广泛的地理传播,并表明在以前已知的高风险地区之外,监测和疫苗接种覆盖率也存在差距。

世卫组织的建议

尽管一种高效的动物疫苗已经问世了一个多世纪,但狂犬病在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和非洲)仍然处于动物园内流行病状态。狂犬病被列入世卫组织2021-2030年全球控制被忽视的热带病路线图,该路线图为消除目标疾病设定了区域渐进目标。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它需要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的密切跨部门协调。实施有效的狂犬病消除计划的关键是与当地社区合作,从小处着手,通过刺激计划促进长期投资,确保政府的所有权,展示成功和成本效益,并迅速扩大规模。

如果这一目标得到优先考虑并得到财政和政治支持,消除狂犬病是可行且可以实现的。

风险沟通及社区参与

通过让社区参与进来和赋予人们权力,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是应对狂犬病的基石。RCCE 活动应包括了解如何预防动物狂犬病、何时怀疑狂犬病以及在接触狂犬病时该怎么做。个人应用肥皂和大量水充分清洗任何伤口 15 分钟,作为一项关键的重要急救措施,并在接触狂犬病动物时尽早寻求治疗。

对儿童和成人进行狗行为和预防咬伤的教育是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的重要延伸,可以降低人类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治疗狗咬伤的经济负担。

人员免疫接种

非常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用于在疑似接触狂犬病后为人们接种疫苗(暴露后预防)。适当的伤口管理和及时获得有质量保证的 PEP 几乎 100% 有效地预防人类狂犬病死亡。

建议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的人(例如处理活狂犬病和狂犬病相关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其专业或个人活动可能导致直接接触蝙蝠或其他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哺乳动物的人(例如动物疾病控制人员和野生动物护林员)进行暴露前预防 (PrEP)。PrEP 也可能适用于户外旅行者和生活在偏远、狂犬病高度流行地区的人,这些地区在当地获得狂犬病生物制剂的机会有限。暴露于 PrEP 的个体仍需要加强疫苗接种;然而,适用简化方案,并且不需要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PEP 的暴露风险和指征

根据暴露的严重程度,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完整的 PEP 课程:

狂犬病

来源: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rabies

大规模狗疫苗接种

由于狗是超过 95% 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的来源,因此控制和消除狗的狂犬病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狂犬病。为狗(包括幼犬)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狂犬病的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并减少了对 PEP 的需求。大规模为狗接种高质量和安全的疫苗,目标是在流行地区连续几年覆盖 70%,从而阻断狂犬病病毒 (RABV) 在其动物源头的传播并挽救人类生命。

此活动不干扰旅行和贸易。旅行者在前往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地区(例如与印度尼西亚接壤的边境地区)时,必须了解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更多信息

 

附件:
责编:小朱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