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禽流感(H5N1)—柬埔寨(2025-07-05)

2025-07-05 15:22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

疾病暴发新闻

甲型禽流感(H5N1) —柬埔寨

5 七月 2025

­

形势概览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1 日期间,柬埔寨《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向世界卫生组织 (WHO) 通报了 11 例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11 例病例中有 7 例是在 6 月份报告的,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月度增长。 甲型H5N1禽流感于2003年12月在柬埔寨首次被发现,最初影响野生鸟类。自那时以来,该国已报告了 83 例人感染甲型流感 (H5N1) 病例,包括 49 例死亡(病死率 [CFR] 为 59%)。虽然该病毒继续在禽类中传播,但在 2014 年至 2022 年期间没有报告人类病例,之后,该病毒于 2023 年 2 月在人类中重新出现。自 2023 年柬埔寨再次出现人类甲型 H5N1 感染以来,共报告了 27 例病例(2023 年 6 例,2024 年 10 例,2025 年迄今 11 例),其中 12 例死亡 (CFR 44%)。其中 17 例发生在 18 岁以下的儿童中。 甲型H5N1禽流感正在世界各地的野生鸟类、家禽和一些哺乳动物中传播,预计在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后,偶尔会发生人类感染。在柬埔寨发现的病例中,有报告称与患病家禽有过接触,通常是饲养在后院的家禽。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由新型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人类感染是一种可能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必须向 WHO 通报。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世卫组织将这种病毒目前对普通人群构成的风险评估为低。对于那些在职业上接触病毒的人,例如农场工人,风险为低到中等,具体取决于采取的措施。世卫组织定期重新评估这一风险,以考虑新信息。

情况描述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1 日期间,柬埔寨王国《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向世卫组织通报,发生了 11 例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分支 2.3.2.1e——以前分类为 2.3.2.1c;来自迄今为止有病毒序列的病例)的实验室确诊病例,包括 6 例死亡 [CFR:54%]。这些病例报告出自暹粒省(4例)、竹尾省(2例)、磅湛省(1例)、磅士卑省(1例)、桔井省(1例)、波罗勉省(1例)、柴桢省(1例)。在 2025 年报告的总病例中,2025 年 6 月报告了 7 例。

男性占病例的 63%。在这 11 例病例中,3 例报告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中,2 例年龄在 5 至 18 岁之间,6 例报告发生在 18-65 岁年龄组中。所有病例都接触了——处理或扑杀——通常饲养在后院的病禽。

甲型禽流感(H5N1)于2003年12月在柬埔寨首次被发现,最初影响野生鸟类。2014年至2022年间,没有人类感染甲型H5N1病毒的报告。然而,2023 年 2 月,柬埔寨报告了人类感染甲型 H5N1 病毒的事件。自这次再次出现以来,柬埔寨报告了27例实验室确诊的人类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例,包括12人死亡(病死率44%)。这些病例来自八个省份:磅湛(1)、磅士卑(1)、贡布(3)、桔井(3)、普雷旺(6)、柴桢(4)、暹粒(5)、武雄(4)。

图1:2003年至2025年7月1日柬埔寨按年报告的甲型禽流感(H5N1)个案表曲线

表观曲线 2003-2025

图 2:2025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1 日柬埔寨报告的甲型禽流感 (H5N1) 病例的地理分布。

病例的地理分布

­

表1:2025年1月1日至7月1日柬埔寨报告的甲型禽流感(H5N1)个案详情­案例详情

流行病学

动物流感病毒通常在动物种群内传播,但有些有可能感染人类。人类感染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暴露于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的。根据原始宿主物种,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禽流感、猪流感和其他动物源性流感亚型。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从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到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结膜炎、呼吸系统、胃肠道症状、脑炎(脑肿胀)和脑病(脑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已知接触受感染动物和环境的个体中报告了无症状的甲型 H5N1 病毒感染。

人禽流感感染的明确诊断需要实验室确诊。世卫组织利用 RT-PCR 等分子诊断方法定期更新其关于检测人畜共患流感的技术指导。临床证据表明,某些抗病毒药物,特别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例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已被证明可以缩短病毒复制的持续时间,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种抗病毒药物应在症状出现后 48 小时内给药。

从2003年到2025年7月1日,25个国家向世卫组织报告了986例人类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例,包括473例死亡(病死率48%)。几乎所有这些病例都与与受感染的活鸟或死鸟或受污染的环境密切接触有关。从2003年至今,柬埔寨共报告了83宗人类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包括49例死亡(病死率为59%)。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卫生部的国家和地方快速反应小组已部署,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应对疫情。这是与地方当局、环境部和农林水产部协调实施的。

  • 调查的重点是确定人类和动物的传播源,加强监测,发现疑似病例,防止社区传播;
  • 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受到监测;
  • 对受影响的村庄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

动物健康:

动物卫生和生产总局 (GDAHP) 的调查和应对小组以及地方动物卫生小组与卫生部、省级卫生部门和地方当局协调,开展了家禽疫情的疫情调查和应对工作。

  • 调查和应对家禽疫情,应对干预措施的重点是消毒和限制动物跨村庄活动;
  • 对受影响社区进行社区意识和健康教育;
  • 对受影响村庄的家禽疾病进行监测和监测。

WHO 风险评估

从 2003 年到 2025 年 7 月 1 日,全球共有 25 个国家向世卫组织报告了 986 例人感染甲型H5N1流感病例,包括该病例。几乎所有这些都与密切接触感染甲型H5N1的活鸟或死鸟或哺乳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有关。人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疾病,死亡率高:在全球报告的 986 例感染中,有 473 例死亡 (CFR 48%)。

在这种情况下,2025 年已有 7 个省份报告了病例。所有病例均报告与病/死家禽有直接接触。虽然不能排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这些病例更可能的暴露源是受污染环境中受感染的家禽。

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目前已知的在人与动物界面传播的流感病毒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没有改变,并且仍然很低。对于那些在职业上接触病毒的人,例如农场工人,风险为低到中等,具体取决于采取的措施。预计会有更多接触病/死家禽的人出现病例。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目前认为在此次事件中发生持续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有更多信息可用,将根据需要审查风险评估。

对流行病学情况的密切分析、对人类和动物群体中最近的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进一步表征以及血清学调查对于更新公共卫生相关风险评估和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不太可能保护人类免受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感染。一些国家已经开发出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5流感的疫苗并获得许可。世卫组织继续更新人畜共患流感候选疫苗病毒清单,这些名单每年在世卫组织关于流感病毒疫苗成分的磋商会上选择两次,并根据需要临时选择。此类 CVV 的列表可在世卫组织网站上查阅,见下文参考文献。此外,本文还发表了当代动物和人畜共患流感病毒的遗传和抗原特征。

如果有更多信息可用,将根据需要审查此风险评估。

世卫组织的建议

根据现有信息,这一事件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关于公共卫生措施和流感监测的建议。

鉴于禽流感在家禽、野生鸟类及部分野生及家养哺乳动物中感染禽流感的程度和频率,市民应避免接触任何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市民应避免接触高风险环境,例如活动物市场/农场和活家禽或可能被家禽粪便污染的表面。个人应报告死亡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或联系当地野生动物或兽医当局要求将其移走。蛋类、禽肉和其他家禽产品在配制食物时应妥善煮熟和处理。应避免处理患病或死亡的家禽,包括屠宰、屠宰和准备食用家禽。此外,建议通过经常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来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任何接触过可能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环境并感到不适的人都应立即寻求医疗保健,并告知他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他们可能接触过。

由于目前人与动物界面的流感病毒情况,世卫组织不建议在入境口岸进行特殊旅行者筛查或其他限制。

如果确诊或疑似由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即使在等待确诊实验室结果的同时,也应对动物接触史、旅行史和接触者追踪进行彻底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还应包括及早发现可能表明新型病毒人际传播的异常事件。应对从确诊或疑似病例中采集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送往世卫组织合作中心进行进一步表征。应从动物、环境或任何怀疑是感染源的食物中收集额外的样本。

《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缔约国必须立即向卫生组织通报最近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人类感染的任何实验室确诊病例。此通知不需要疾病证据。世卫组织已更新世卫网站上的甲型H5流感确诊病例定义

更多信息

可引用的参考文献:世界卫生组织(2025 年 7 月 5 日)。疾病爆发新闻;柬埔寨的甲型禽流感 (H5N1) 网址: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4-DON575

 

附件:
责编:小朱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