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最新《带状疱疹疫苗立场文件》,基于最新科学证据,强烈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疾病。《带状疱疹疫苗立场文件》指出:95%的50岁以上成年人体内携带该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会发病,而到85岁时,患病风险更是升至50%。
带状疱疹不只是皮肤病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沿神经分布的疼痛性水疱,常见于胸背、头面部或腰颈部。80%的患者在出疹前2-4天就会出现刺痛、瘙痒或灼烧感等前驱症状,急性发作期往往伴随剧烈疼痛,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除了剧烈疼痛,带状疱疹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继发性细菌感染、脑膜脑炎等神经系统损害,若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区,可导致角膜炎、葡萄膜炎,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更值得警惕的是,最新大规模研究证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脑血管意外风险显著相关。
WHO带状疱疹疫苗六大建议
1、谁该接种?
世卫建议所有50岁以上人群接种,无论是否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癌症患者)可提前至18岁。
2、怎么打?
需肌肉注射2剂,间隔2-6个月。若第二剂延迟,无需重新开始。
3、能和其他疫苗一起打吗?
可与流感、肺炎球菌、新冠疫苗等同时接种,但需注射在不同部位。
4、副作用如何?
常见注射部位疼痛、疲乏,多为轻中度,1-3天缓解。
5、得过带状疱疹还要打吗?
需要!复发率约10.26%,接种可降低再次发病风险。
6、先前接种过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还要打重组吗?
各国应考虑为先前接种过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重新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延伸:慢性病患者需警惕带状疱疹的双重威胁
慢性病患者面临更高的带状疱疹风险及更严重的健康威胁。临床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可能性较普通人群增加84%,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感染风险也上升39%。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往往症状更为严重,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达到健康人群的4.3倍。更严重的是,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基础疾病恶化,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控制困难,心血管患者急性事件风险显著升高,具体表现为感染后首周心梗风险增加68%,首月中风风险上升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