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张悦)每到“过敏季”,饱受过敏痛苦的患者常常将源头直指花粉,实际上,除了花粉导致过敏外,还有多种原因会诱发过敏症状。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孙劲旅教授做客新华网,就尘螨过敏症状相关问题接受了专访。
孙劲旅表示,尘螨是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尘螨防控尤为重要,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家里保持干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用药。
尘螨是常见致敏原 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群体需注意
很多人都忽视了尘螨在过敏中起到的作用。孙劲旅介绍,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主要包括户尘螨、粉尘螨和热带无爪螨等种类,它们产生的致敏蛋白组分有几十种。尘螨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尤其是家中的床垫、枕头、被褥、地毯、沙发等等,成为诱发过敏的因素。尘螨的食物主要是人体皮屑、霉菌以及面包等食物残渣,一般生命周期为一两个月。
尘螨肉眼难以观察,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但尘螨过敏可引发多种过敏性疾病,并伴随相应症状。
孙劲旅介绍,在地下室等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是在整理衣物、收拾东西时,常常流鼻涕、打喷嚏,一般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尘螨过敏还可能会出现哮喘症状,以咳嗽为主,在白天或夜间发作;皮炎会导致皮肤瘙痒,甚至“皮肤都挠烂了”;荨麻疹则表现为皮肤出现多处类似蚊虫叮咬的瘙痒性包块。此外,尘螨过敏还可能诱发食物过敏,例如食用虾类后出现荨麻疹、皮炎,严重时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人群数量庞大,过敏性疾病的总患病率能达到40%~50%。
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家族过敏史的人群更容易尘螨过敏。孙劲旅表示,“孩子是过敏的一大主力人群”。此外,尘螨过敏还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果父母有鼻炎、哮喘、皮炎或荨麻疹等过敏史,子女的过敏风险也会增加。近年来,老年群体过敏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孙劲旅介绍,有的孩子出生后最初表现为食物过敏,部分孩子症状会逐渐好转,而部分则持续存在,随后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是过敏的“自然进程”。此外,既往频繁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在多次感染后也可能出现对其他物质的过敏反应,因此,基础性疾病尤其是免疫系统疾病常会引发过敏性疾病。
需降低室内湿度、定期打扫卫生和更换床上用品
很多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可能是诱发尘螨过敏的因素。孙劲旅举例道,比如有的人在床底存放很多东西,像一个“百宝盆”一样,实际上很容易藏螨。还有很多人家中是用棉絮做垫子但没有定期更换也是如此,“有一次去病人家里考察,发现垫絮可能已经用了二三十年,一搓棉絮就脆了。”
“我们知道尘螨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环境一变,尘螨可能就生存不下去。”孙劲旅表示,在生活中要科学有效地控制尘螨数量,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首先要降低空气湿度,湿度大时进行通风或使用除湿机、空调降低湿度。
其次是优化家装环境,比如家里有尘螨过敏的病人,尽量不要用地毯,选择瓷砖或木质地板,不易滋生尘螨”;还可以选择底部方便做卫生的床,保持空旷便于清洁;此外,垫絮、枕头需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经常清洗,家里要经常做卫生。
孙劲旅建议,使用防螨的床上用品,并关注家中容易滋生尘螨的地方、定期清理,比如地毯、软沙发、使用时间较长的枕头、床底等。加强室内通风,减少家中物品堆积,换季的衣物清洗干净之后用塑料纸包裹,减少尘螨滋生。尘螨防控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建议咨询专业的人士来解决问题。
尘螨过敏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哪些?孙劲旅介绍,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诊断要结合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呼吸系统检查。体外检测即抽血检查可以检测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明确过敏原种类和严重程度如何。体内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通过观察皮肤对尘螨过敏原的反应来判断过敏程度。在科研中还可采用激发试验,通过控制性接触尘螨过敏原来评估症状反应强度等。
对于尘螨过敏的治疗,孙劲旅表示,第一个手段就是预防,预防和保持环境卫生尤为重要。严格采取尘螨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症状发作和用药需求。“如果家中有过敏的病人,尘螨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做好,做好防控措施,疾病就好了一半,用药就会减少一半。”
对于仍出现症状的患者,需采用对症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哮喘患者需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减轻症状等。
针对病因的治疗主要是脱敏治疗,通过小剂量多次接触尘螨过敏原,逐步脱性。对于症状较为严重、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结合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治疗,控制好症状后再进行脱敏治疗。
孙劲旅也提示到,出现过敏症状后,务必先到过敏专科、过敏门诊检查过敏原;尘螨防控尤为重要,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用药;生物制剂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主要用于重症患者或预计可能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脱敏病人,为其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