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病

2024-06-05 15:15

坏血病

坏血病又名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好发于老年人以及6-24个月的婴幼儿等,可引起疲乏、虚弱、易怒、体重下降等症状。对于坏血病,主要是通过补充维生素C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治愈。

坏血病的病因
1、维生素C摄入不足:多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加工方式不当等引起。
2、维生素C吸收不良:长期腹泻、胃酸缺乏、患有慢性化功能紊乱等,可导致维生素C吸收减少。
3、维生素C消耗过多:比如生长活跃时或存在感染性疾病、严重创伤时,维生素C的需求量会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导致维生素C缺乏。

坏血病的症状
1、初期阶段
在坏血病起初阶段,常表现为倦怠、易激动、性情暴躁、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可伴低热、呕吐、牙质发育不良且易松动、局部出血等症状。
2、较晚阶段
坏血症较晚阶段会出现相应的骨骼症状,主要出现在生长发育期的患儿身上,可表现为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如蛙状,不能移动,甚至可致假性瘫痪等。
3、晚期阶段
由于长期出血,维生素C缺乏可影响铁的吸收与利用,从而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坏血病的危害
坏血病若发现不及时或未经规范治疗,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伤口愈合不良、贫血等,甚至危及生命。

坏血病的诊断
诊断依据
1、病史:有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喂养史等。
2、症状表现:如倦怠、易激动、食欲减退、全身出血倾向等。
3、临床检查:X线检查显示稍稍增厚的和不整齐的白色骺线,当增厚的骨骺盘向两旁突出于骨骺端边缘之外形成骨赘时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相关检查
1、查体检查:查体一般可见牙龈肿胀或伴出血、骨膜下出血、皮肤出血呈瘀斑或瘀点等,甚至可见关节肿胀、小腿内弯,肋软骨交界处可隆起呈串珠状。
2、实验室检查:存在坏血病时,通常血常规和外周血涂片可表现为营养性贫血,可出现血细胞减少;进行维生素C负荷试验补充维生素C后,若尿中维生素C小于50%,常表示有维生素C缺乏。
3、影像学检查:坏血病患者进行膝关节和手腕X线检查,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增厚致密,并有普遍性的骨质疏松等。
鉴别诊断
坏血病需与其他引起相关症状的疾病鉴别,如维生素D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坏血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1、食用足量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蔬菜可包括:西红柿、萝卜、菠菜、橘子、草莓、奇异果等。
2、食用新鲜的蔬菜时,可采取生吃或凉拌的食用方法,应避免过度烹调,以免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
药物治疗
1、维生素C:轻症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改为静脉滴注维生素C,以迅速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C。
2、其他药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等。

坏血病的保健
1、应注意营养搭配、均衡膳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
2、减少酒精摄入,过度的酒精可抑制维生素C的吸收。
3、出现反复感染发热时,应及时治疗。

坏血病的饮食
坏血病是一种血管坏掉而无法正常造血的疾病。坏血病又称维生素C缺乏症,就是由于体内缺乏必要的维生素C,这种维生素C的缺乏一般是由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C不足或机体吸收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的,体内的维生素C不足就会使得体内众多的正常的代谢出现了紊乱,长时间的缺乏维生素C就会使得血管破损无法修复,造血功能就受到影响,一旦血管出现问题就会变得很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就很有可能会使得血流不止。

 

责编:江湖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