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2024-06-05 14:4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β细胞破坏使胰岛素分泌缺如或不足引起高血糖,其危害主要是并发症,会导致心脑肾以及血管疾病、器官衰竭、截肢、失明等。

糖尿病的病因
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异常、有毒化学物质、生活方式不健康、感染等。
病理胰岛β细胞结构被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兼有。

糖尿病的症状
症状
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饥饿感、疲劳感、皮肤瘙痒、视物模糊、伤口愈合慢、肢体发麻
体检
空腹血糖升高或餐后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危害
会导致全身多器官(眼、肾、血管、神经、皮肤)的慢性损伤,出现致命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酮症性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足、皮肤化脓性感染、抑郁焦虑障碍等。

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的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
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OGTT2)≥11.1mmol/L
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美国糖尿病学会参考指标】

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
未成年人多见,发病急骤,三多一少明显,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中老年多见,起病隐匿,三多一少不典型,优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其次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无糖尿病史,怀孕期间出现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感染性糖尿病、药物性糖尿病、遗传缺陷性糖尿病、代谢异常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
五架马车
健康教育:了解基础知识,做好终生治疗的准备
饮食改善:限制总热量,避免摄入升糖指数高的食物
运动改善:一周中强度锻炼2-3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病情监测: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监测、下肢动静脉彩超、眼底检查
药物改善: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疫苗接种
每年常规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提高免疫力。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可行胃旁路手术或者袖状胃切除术,切除部分胃肠组织,使吸收营养物质减少,达到减重效果,从而改善血糖。
慢性并发症治疗
控制血压:雅施达片、洛丁新片或者厄贝沙坦片等
降血脂:阿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片等
视网膜光凝治疗: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营养神经:弥可保片、依帕司他片、前列地尔注射液等
中医辅助治疗
气阴两虚(前期):口服天芪降糖胶囊
气阴两虚:口服津力达颗粒
肠道湿热证(早中期):可服用葛根芩连汤方剂

糖尿病的保健
预防措施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1)合理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
(2)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保持正常体重,注意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
(4)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2、对高危人群加强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建议采用简易糖耐量(空腹及75g无水葡萄糖2小时)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纠正血脂紊乱和肥胖、戒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筛查对象包括: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年龄≥45岁,BMI≥24,既往有IGT或IFG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的饮食
要注意合理饮食。饮食的金字塔塔底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同时兼顾一些蛋白质、脂肪还有一些调料。饮食的总体原则要求是要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盐、少糖。同时还要注意定量、定时、定餐,不要暴饮暴食或者生活颠三倒四,否则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的问题。

 

责编:江湖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