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预防

2024-05-30 15:08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tensis) 是其致病原。广州管圆线虫是1933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在广州的家鼠肺部发现并命名的,属圆线虫目、后圆线虫科、后圆线虫亚科、管圆线虫属。成虫寄生在肺动脉血管内,幼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某些岛屿和东南亚国家。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螺类和蛞蝓(俗名鼻涕虫),螺类常见的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此外还有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和方形环棱螺。终宿主主要为啮齿动物尤其是鼠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转续宿主则包括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蜗牛、鱼、虾、蟹等。自1984年我国大陆发现第一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以来,先后在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相继发现该病。近年来,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的大量养殖及食用,其分布的范围扩大,病人也有增多趋势,并逐渐由南向北扩散。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广州管圆线幼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的疾病。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等。该病潜伏期为3~36天,平均16天,少数患者在进食螺肉数小时即有腹痛、恶心,有些病人首发症状为发热、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个别患者出现皮肤斑丘疹或荨麻疹,持续数天消失。多数患者急性起病,头痛几乎是所有患者的突出症状,间歇频繁发作,可伴痛性感觉障碍。血象检查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但嗜酸细胞显著增高。治疗常采用药物驱虫及对症治疗。该病轻重不一,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康复,仅少数重者患者可遗留四肢皮肤感觉异常或减退等慢性感觉神经症状。临床诊断中,如果在脑脊液或组织中检出第5期幼虫即可确诊,由于检出率低,一般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确诊。
  经口感染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含感染期幼虫的褐云玛瑙螺、福寿螺等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后,就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此外,进食未加热熟透的或生的含感染期幼虫的蛙、虾、蟹、鱼、猪肉以及被污染的水、蔬菜等食物也可能被感染。在上述的福寿螺食物中毒事件中,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在加工制作环节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所有发病的患者都是在某酒楼食用了凉拌螺肉和麻辣福寿螺之后导致发病。据调查,该酒楼的凉拌螺肉是新近推出的菜品,酒楼制作这道菜原本采用的原料是海螺,并没有出现过问题,后来换成了淡水螺福寿螺,才出现病人。从目前的情况看,是酒楼在制作工艺上出现了问题,加工不彻底,导致寄生在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未被全部杀灭。如果加工时加热至熟透,即可杀死隐匿其中的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幼虫,保证食用安全。因此在预防方面,除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督管理外,建议市民尽量不要生食螺肉之类的水产品。
  附: 福寿螺简介
  福寿螺又称瓶螺、苹果螺、龙凤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于1984年引进,各地均有养殖。福寿螺不仅适应性强、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福寿螺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喜欢在温暖条件下生活,喜阴怕光直射,生存最高水温可达45℃,最适水温为25~32℃,最低临界水温为8℃。福寿螺外形与田螺相似,个体大,每只能达到100至150g,最大个体可以达到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美称。福寿螺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48%,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佳肴。

 

附件:
责编:江湖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