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伊蚊媒介监测积极防控登革热

2016-05-24 09:54 作者:江津网
文章图片

    江津网讯(通讯员 庄雯雯 胡桂萍)夏季,又到了蚊虫肆虐的季节,笔者获悉,从昨日起,江津区疾控中心将对几江街道及支坪镇600户居民家中及居住外环境开展为期6个月的登革热蚊虫监测工作。

    据了解,此次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 器中的蚊幼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同时使用双层叠帐法捕捉成蚊伊蚊,计算叮咬指数,了解伊蚊媒介密度分布情况。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开展伊蚊监测,掌握我区伊蚊密度变化及活动时间曲线,对登革热疫情提供预警,为登革热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相关知识链接: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什么?

    白纹伊蚊是我国重要的媒介昆虫,是有白斑和银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虫,属于“清水容器型”蚊子,俗称花斑蚊。主要孳生在人工容器,如各类缸、罐、坛、盆、瓶、轮胎等的雨后积水中,其幼虫具有“嗜静”的特性。水环境安静、阴凉,不易受打扰,最适合这种伊蚊产卵以及孑孓存活。白纹伊蚊成蚊栖息在树丛,虽喜在室外活动,但亦会飞进室内,对人有很强的攻击力。雌蚊主要在白天吸血,高峰期出现于日出后两小时内及日落前两小时内,严重骚扰人群的正常生活,但其飞行能力不强,约100米,可传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什么是登革热,具体有哪些症状?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15天的潜伏期(通常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一进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现在暂没有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滋生,以避免蚊子叮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

热点信息